(2024年12月17日,香港訊)- 中國領先的汽車電子解決方案提供商 - 英恒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英恒科技」或「集團」;股票代號:1760.HK)旗下全資子公司 - 上海金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佈基於地平線征程®6智駕平台的雷達感知算法解決方案,以先進AI算法賦能感知系統性能提升,進一步推進雷達與場景的精準識別融合,為智能駕駛帶來全新體驗。
傳統車規級毫米波雷達通過接收物體反射回來的電磁波信號,並輸入到計算單元進行識別運算,輸出數據包含測量目標物位置、類別、速度以及強度等多維信息。傳統的信號處理方法很難完全過濾掉雷達原始數據中的噪音,且在處理過程中會造成部分有效信息丟失,導致雷達在探測目標時出現漏檢和誤檢的情形。
英恒科技基於地平線征程®6 E/M智駕平台和域控(集中式)雷達感知系統,以數據為驅動力,最大化有效信息的收集,搭建以神經網路算法為核心的深度學習計算模型,並自主持續優化。英恒科技將收集的雷達ADC數據轉成二維和三維頻譜數據,根據頻譜數據特定結構形式,結合自身多年AI研發經驗,自研高效處理雷達頻譜數據的感知模型,在感知模型中通過卷積神經網路,從雷達頻譜數據中提取出有效信息。相對於傳統的基於規則的信號處理方法,英恒科技採用數據驅動的方式,從更原始的雷達數據中提取信息,結合雷達感知模型,有效降低雷達信息提取的丟失,讓雷達感知結果更加準確。同時,英恒科技自研雷達感知算法採用了基於共用骨幹網路的多任務學習模型結構,可確保模型實時性運算的情況下同時輸出目標檢測、語義分割、佔有預測、目標追蹤等結果。
(A)雷達二維頻譜數據 |
B)雷達三維頻譜數據 |
英恒科技域控雷達二維頻譜數據和三維頻譜數據 (顏色表示強度,顏色越深強度越大,黃綠色區域表示目標物區域) |
英恒科技憑藉對征程®6系列芯片的深入理解,通過優化算法架構,最大限度地釋放芯片的計算潛能。傳統雷達通常直接輸出雷達感知結果信息,在智駕域控制器中與其他傳感器如攝像頭、激光雷達進行後融合感知,其結果受到各模態數據感知能力的限制。為了充分挖掘傳感器原始數據信息,提升感知性能,英恒科技雷達算法方案利用地平線征程®6系列芯片DSP和BPU資源對毫米波雷達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將優化的FFT(傅里葉變換)、IFFT(逆傅里葉變換)等算法移植到DSP單元,將3D檢測、分割、佔用網格和跟蹤算法部署在BPU上,在提升感知精度的同時保證了數據處理的實時性。該方案也可以支持前、中、後三種多傳感器融合感知算法,可與不同路線的感知算法進行匹配集成以提供更高的感知性能。
地平線征程®6E/M雷達數據處理流程示意圖
(DSP負責傳統雷達信號處理,BPU負責深度學習感知算法處理)
英恒科技域控制器方案最多支持接入7顆攝像頭、4顆域控角雷達和1顆前雷達,外加12顆超聲波傳感器。該域控方案面向高速NOA和城市NOA場景設計,支持集成和部署基於AI的毫米波雷達感知算法,在提高感知性能的前提下,系統成本可以進一步下探。在傳感器接口方面,攝像頭和域控毫米波雷達採用統一接口,可靈活調整,可以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在功能安全方面,該方案集成了系統安全監測機制,可實時監測各部分的運行狀態,快速定位和修復故障,從而提高車輛運行的安全性。
英恆科技網域控制器方案示意圖
隨著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從分布式進階到域架構,再到中央計算架構演變,整車算力上移已是大勢所趨。雷達作為智能汽車感知系統的核心也在這場演變中向著超級傳感器進化,並衍生出域控毫米波雷達。它將計算單元轉移到域控上,借助域控制器的豐沛算力,為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提供更大的靈活性,使雷達更加輕量與靈敏的同時,顯著降低雷達系統硬件成本。英恒科技域控雷達算法解決方案將大幅提高感知系統運行效率,實現高穩健、高精度的4D目標檢測結果,助力高效、智能、安全的智駕體驗。
- 完 -
有關英恒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英恒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汽車電子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提供新能源、智能駕駛、智能網聯、車身控制、安全及動力傳動系統的關鍵汽車電子部件解決方案。集團運用自身工程研發實力,並結合先進半導體器件,向客戶提供行業領先的產品化解決方案,助力中国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英恒科技獲納入富時羅素全球股票指數系列(FTSE Global Equity Index Series)。
傳媒垂詢:
縱橫財經公關顧問有限公司
吳慧怡 | 電話:+852 2864 4831 |
歐陽蔚雯 | 電話:+852 2114 4913 |
楊麗明 | 電話:+852 2864 4833 |
電郵:sprg_intron@sprg.com.hk |